首页 > 企业文化 > 责任关怀
拼了命也要护好“逆行天使”的人
作者:[张晓平 杨金婧] 阅读数: 日期:[2020/3/19]

   
每天“白+黑”,每周“五+二”,从1月18日开始疫情防控至今,不到两个月,秒变“工作狂人”的他,已干掉30多份自热盒饭,头顶骤增无数白发……
  搬重物、焊灯管、爬高上低,51岁的人,和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一身泥一身汗地干活儿,全然忘记自己去年刚刚做过心脏大手术……
  他叫周永华,上海中冶医院后勤装备部部长,一个拼了命也要护好“逆行天使”的人。
 
 夜半“骚扰”、地毯式搜索、全天候盯梢,他已进入“半疯魔”状态 
  “1860我买不到,你看这两个规格,可以吗?”
   “嗯,有医院也用了这种,大家‘八仙过海’。”
  ……
  这是除夕夜零点零六分,周永华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长周宗的“跨年”对话。
  这样关于防护用品标准的“微交流”,从节前到节后,手机 “叮叮”白天晚上响不停。经常夜半被“骚扰”的周宗部长说,为了抢购防护用品,周永华已进入“半疯魔”状态!幸亏双方家人都理解,这是为了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到各科室亟需消毒用紫外线灯的通知,正是年关将至,工人放假,店铺关门,连网店也停止营业。大年二十九,周永华带领后勤弟兄兵分两路,开私家车一大早出发,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地毯式搜索”,跑遍大半个上海的建材市场,买木料、找灯管。下午4点回来,扒几口盒饭,又领着维修组全体人员加紧自制紫外线灯,晚上10点,50个紫外线灯全部制作完毕,第二天上午各临床科室全部安装到位。这作风、这效果,引得周边兄弟医院后勤惊羡不已。抗疫战士一家亲,自给自足同时,他慷慨地把自制的紫外线灯借给同样急需的兄弟医院。
  疫情防治形势严峻,医用护防用品供需矛盾突出,甚至还发生云南大理拦截重庆专用防护物资的奇葩事儿。看着库存不多的防护用品,周永华着急上火,彻夜难眠。大战在即,病毒凶险,决不能让医务人员赤臂上阵啊!
  他有他的“疯魔”法子:利用各种关系、渠道,找到所有具备资质的厂家电话,再来一波“地毯式搜索”,一家一家打电话,后勤工作人员用了整整4天,打遍全国1000多个厂家电话。只要有物资,哪怕只有10只、20只口罩也抓紧下单,没来得及消毒的半成品也抢购来,自己搬运去找爱心企业做灭菌处理。同时加“全天候盯梢”,他和姜新杰、杨敏、范宇雯,一人负责盯梢3个防护物资供应群,坚持到凌晨2点、3点。僧多粥少,只有在这个时间点,盯梢的人最少, 200个防护眼罩就是在凌晨2点“抢”回来的。各种看似的“笨办法”,却抓到不少“漏网之鱼”。随后,医院又接到了区卫健委、通用环球集团派发下来的防护物资。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冶医院抗疫的战士们每天都能全副武装披挂上阵了!
 
“带头大哥”和一群敢打硬仗的“拼命三郎”,以“中冶速度”筑起坚实防线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大雨。
  经历了23日晚上突然大量增加的发热病人就诊于发热门诊的态势,发热门诊的候诊区域愈发显得捉襟见肘。面对不可预测的大战、室外飘零的大雨,最好临时扩建发热门诊候诊区,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交叉感染,但现在是大年三十,工人没有、材料没有…… “我们自己来干!”获悉院领导的想法,周永华坚决地说。说干就干,他和吴文铭副部长带领大伙儿冒雨从蕰川路分院拆取材料。拆取的木板太大,电梯装不下。周永华、吴文铭就和大伙儿一起,一块一块把木板从六楼扛到一楼。从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一群“拼命三郞”顶风冒雨、自力更生扩建临时发热门诊的候诊区。不到3天时间,临时发热门诊的候诊区硬是建成了!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医院决定将内科七病区临时改造为隔离病人专用隔离观察病房。院领导一声令下,周永华带着兄弟们紧急改造,迅速解决空调、床单位、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呼叫器、氧气、安保等设施及人员配备。仅2天时间,专用隔离观察病房正式投入使用。
疫情防控把好入门第一关,入口检测处的护士和志愿者每天站在凛冽寒风里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周永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带着后勤的弟兄,昼夜不休,24小时搭建起入口处的临时雨棚。
院感部通知,疫情防控需要关闭中央空调、拆除门帘、增加通风。不到10分钟,医院中央空调迅速关闭;各门口门帘2小时拆除完毕。
护理部通知,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区缺少床单位消毒设备。周永华当天立即协调借用其他病区的全电脑控制床单位消毒器,并对发热门诊及留观病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
  只要疫情防控需要,一声令下,令必行,行必果。
  为什么这么拼?
  周永华还是那句话: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上了前线,我们惟有尽全力保护好他们,才能保证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1月30日上午,医院收到援鄂医疗队队员防寒衣物不够用的求助信息,院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周永华。
  周永华详细地了解王燕娇和钱莉的具体需求及衣服的型号,同时向熟悉的同事了解两人的大概身形,然后自己开车去商场挑衣服。他告诉售货员,要挑那种“保暖、光面、表面不加绒”的最好的冲锋衣,因为他了解到这种材质的衣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沾上病毒。挑好了,他不放心,现场又请一位女士试穿。买好冲锋衣,他想了想,又买了两件羽绒背心。因为他留意了网上报道,为尽可能防止交叉感染,燕娇和钱莉所在的金银潭医院空调全部关停,医护人员夜里值班很冷。第二天援鄂护士就收到了暖暖的防寒衣物。
  ——这个敢打敢拼的铁血男人,很多时候,比女人还心细。
  1月19日,医院中层干部培训新冠肺炎感染与控制相关知识。周永华像个小学生一样,拿个小本子认真听讲、记录,不懂就问。20日,他就邀请院感部给全体保安、保洁做培训。这回,他又像个小学生那样,坐在那里认真听讲记录。各种防护用品的标准、型号,各种消毒杀菌用品的浓度……他密密麻麻地记在本子上,比临床医生学得还要用心。不仅他自己用心学、细心学,也要求后勤的工作人员用心学、细心学。他说,这是打仗,要动真格!如果学习、认识不到位,有一个细节出纰漏,买来不合防控要求的防护用品,就有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不到两个月,周永华从一个“门外汉”变身“防护用品标准知识专家”,经常在设备采买群里给其他医院采购人员做技术指导。
  发放防护物资,他更是“心细如发”。领用防护物资,各科室都报了领用表单。他对着每个科室的排班表,一个一个核对,计算分配数量。后勤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每领一只口罩,都要记录在册。连院领导来领口罩,一样要签字登记。周永华说,一定要首先确保抗疫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安全,好钢必须要用在刀刃上!
 
  这几天,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周永华终于能有时间坐下来歇一歇了!可是坐在椅子上,他怎么也睡不着,明明身体极度疲倦,脑子里却仍然极度兴奋。很显然,高速运转已经成了他潜意识的“自动化模式”,一时切换不回来了!如今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上海境外输入病例时有确诊,战斗在医疗战线的我们不能松劲,连续作战还需常态!
  “我想好了,等疫情结束,我要收集保存N95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等防护用品,纪念这段时间为了寻找它们度过的酸甜苦辣的每一天!也期望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休息,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天天就喝茶、睡觉!”周永华说。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信息:
热血奉献为爱接力—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 [22/09/20]
中冶医院援藏医疗支援队出征日喀则 [22/08/23]
中冶医院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 [22/08/05]
中冶医院领导为一线员工“送清凉” [22/07/18]
中冶医院泾灿路方舱医疗队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22/05/30]
中冶宝钢慰问抗疫保产一线员工 [22/05/20]
热血奉献为爱接力—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组织开展无偿献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