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差点就挂了。就在前天,坐在地上鼓捣那个没有钥匙又被反插上的铁皮柜,无可奈何时,猛然起身,一头撞上了被人打开的柜子上扇门角,顿时天旋地转、头破血流,急火火跑到医院,消毒、包扎、打破伤风针…… 龟缩在医院一角,惊魂未定,等待皮试结果时,开始胡思乱想:如果那扇门角再锋利一些,如果正好撞上钉子般的插销,如果起得再猛一点……。其实还可以反过来思考:幸亏那扇门角没那么锋利,幸亏没有撞上钉子般的插销,幸亏起得没更猛……忽然想起去年自己写的一篇评论《安全没有如果》,那是笔者对一起重大事故有感而发的一连串追问和反思。的确,安全没有小事,安全没有如果,岂止是安全,生活同样没有如果,生命更没有如果。安全问题往往出在那么一闪念,一个小小的疏忽,一个不起眼的细节。 生命力很强大,同时生命也很脆弱。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寿终正寝,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危险和磨难,稍有差错就有可能危及生命,点背的时候可能真的就早早地“去“了。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生命的危险,因为危险常常伴随着人,危险因素也几乎无处不在。看过一则新闻,一个耄耋老者,常守在战争年代牺牲了的战友的长眠之地,默默地诉说,抒发着自己长久的愧疚和思念,那是一个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生命对另一个青春早逝的灵魂的由衷敬畏和尊重。常言道,生命无常。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人的生命如同蜉蝣天地那样短暂,也如沧海一粟那样渺小。 汶川地震时,有一家报纸的一版图片新闻令人震撼和深思:一个小女孩冲着镜头不由自主地拍手咧嘴大笑——我还活着!当时的一首《活着真好》很火:“活着真好,莫在意钱多钱少,汶川的震波,分不清你是乞丐还是富豪;活着真好,莫计较权大权小,汶川的楼板,不认识你头顶几尺官帽;活着真好,莫为身外之物、世态炎凉烦恼,汶川的废墟,掩埋了多少豪情壮志,俗事纷扰;活着真好,请记住这汶川的分分秒秒,幸存的生命,再次演绎了爱的伟大、情的崇高;请记住我在时时刻刻为你祈祷,珍惜这份情、这份爱,你会活得更好!……” 无怪乎国人信奉活着,似乎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可以拥有一切。您还真别太过较真生命的意义,其实生命就是一切的前提,抛却万物,就那么简单。 活着就是道理。怎么活着?当然是安全第一。有人说:且行且珍惜,其实还应该加一句:且活且注意。 |